字:
关灯 护眼

第15章 次品

这件小钵,是瓷器,天青釉,高不到十厘米,圆肚小口。釉有乳浊感,余耀探头看了看内壁,发现胎质一般。

沈歌顺势在沙发上坐下了,两条长腿交叠,开口问道,“怎么样?”

余耀笑道,“既然是老爷子考校你的,该你先说啊!”

“她已经说过了。”老者也在沙发上坐下了。

余耀看了沈歌一眼,只见她脸色突然微红,不消说,肯定是说得不对,起码是不全对。

不过,这东西的辨识难度确实很大,要是以前的余耀,不要说子丑寅卯了,估计断代都难。

“元代钧窑。”余耀干净利索直接点了出来,说完后,点了一支烟。自以为非常自然,但得意之色其实没摁住。

老者的眼中依然泛起惊奇的光。

之前他是听沈歌说余耀在地摊上捡漏一件扒村窑玉壶春瓶,虽说这事儿可以用眼力不俗来形容,但终究不算什么惊艳之举。况且,沈歌也认出来了。

但这件天青釉小钵就不同了。

别看钧窑是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知名度颇高,但这里面复杂着呢。

钧窑的历史跨度比较长,基本是从宋到清。

钧窑不是简单一个窑口,它是个窑系。即便是在宋代,也有官窑钧窑和民窑钧窑。宋代之后,钧窑就只有民窑了。钧窑民窑系,即便只拣重要的说,也有十几个窑口,跨及多省。

除了钧窑的复杂性,这件小钵也很特殊,因为它是天青釉的,虽然钧窑的色系很发达,但是天青釉在在钧窑中并不是主力。

实际上,对瓷器不了解的人可能不知道,钧窑除了宋代官钧,其他的,在历史上并不受重视。直到清末,地位才突然上来了。有句话叫“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也就是清末民初才有的说法。

钧窑还有个特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工艺良莠不齐。特别是元代,元人尚白,元青花又横空出世,所以钧窑不受待见。

“你能具体说说么?”老者沉默片刻,开了口。

“钧窑的釉,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一个是厚,一个是窑变。因为厚,粘稠,所以烧成后釉面没有开片,而是蚯蚓走泥纹(章末附注)。窑变产生色彩,红紫居多,其实不过是釉料里面的成分决定的,诸如铁能产生青色,铜能产生红色。不过,元代钧窑和宋代钧窑不太一样,宋代钧窑大红大紫,元代却是斑块状居多。”

余耀先是来了一通理论,这些理论,他本来也知道,但实际上,光有理论基本是没用的,因为接下来的才是关键:

“这件小钵,并没有出现红斑,但是隐隐能看出釉中细小的红点,再结合胎质以及宋金元时期钧窑系的不同工艺特点,不光能断代,同时也可以认定:这件小钵,应该是调釉失误,而且施釉过薄。所以严格来说,是一件元代钧窑的次品!”

老者听得竟然有些入神了,但余耀戛然而止。

“怎么不说了?”

“说得还不够清楚么?”

老者长长呼出一口气,“是很清楚了!小兄弟,不知道你师出何门啊?”

沈歌一听爷爷的称呼变成了“小兄弟”,不由急得一跺脚;因为这一说,陡然之间她的辈分也跟着降了。

余耀看了看老者,并未作答。

他不作答,是因为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者却以为他不便介绍,继续说道,“老朽沈重远,在华夏古玩圈特别是瓷器圈,还是有几个熟人的。”

余耀一听,沈重远?

怪不得觉得有些面熟!不过他也就是在报纸电视上偶见,见面之后,因为各种情况,没对上号,也没来得及细想。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0420/20620301.html

本站地址:jiwufengbao.com
最新小说: 我养大的妹妹们,只想把我送监狱 老六老师:我淋过雨,你们想撑伞 表白失败,那就追她闺蜜 重生不当接盘侠,前世老婆她急了 让你算命,你说我算什么东西? 华娱太子爷!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让你写歌,你吊打国学大师? 重生就别当舔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