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板为了怀念这位仙人,用赚下的银两在黄鹄矶上修建了一座楼阁。起初人们称之为“辛氏楼”,后来便称为“黄鹤楼”。
崔颢的千古佳句《黄鹤楼》,也是因此传说,兴之所至,挥毫而成。
“月饼,除了那个传说,我实在没看出黄鹤楼有什么不同。”我擦着满头大汗气喘如犬,“格局很周正,也没看出有什么机关暗门。
月饼摸出根烟刚想点着,估计是琢磨着旅游景区抽烟有碍公德,很惋惜地塞回烟盒:“这事儿我不专业啊!要不你再琢磨琢磨?或者像《望庐山瀑布》,根据诗词意境结合现实场景,推敲推理?”
“50多米,五层啊!我都上上下下爬了好几趟了。内部72根圆柱,外部60个翘角,十多万片黄色琉璃瓦,两只铸铜的黄鹤……且不说和格局术数不沾边儿,就连崔颢的《黄鹤楼》,也没有什么关联。喏!你也看了,从楼顶往外瞅,这角度武汉三镇倒是看得清晰,但压根儿不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景儿啊。难不成让我唱首民谣,等着这两只铜鹤闻歌起舞,带咱们得道成仙嘛?”
我没好气地揉着酸麻肿胀的小腿,正发着牢骚,黄鹤楼下的京广铁路列车呼啸而过,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自古以来,但凡格局绝佳之处,讲究的就是个空灵寂静。这铁路都通到下面了,就算之前有什么,也都破坏掉了。”
“那‘回到过去的你’留那首诗几个意思?”估计是天气太热,心头火燥,再加上一大早吃的热干面火辣干热,月饼也按耐不住火气,“怎么就这么没耐心?”
“我哪知道为什么留那首诗!‘回到过去的你’当时肯定也在,你来跟我讲讲几个意思?”我闷着一肚子火,索性找个树荫坐着乘凉。
月饼背着手阴张老脸不搭理我,自顾自看景儿拍照发朋友圈去了。
得!我们俩这还没回到过去因为爱恨情愁黑化呢,这会儿就祸起萧墙矛盾重重了。
“有唱歌的么?洗手间在那边,其余的游客跟好队伍。唱歌的同学,铜鹤这里集合。”“唱歌”是导游行话,其实就是上厕所的意思。
不知道哪儿的旅游团,人人带着统一的旅游帽喜气洋洋,跟着导游听讲解:“我们看到的黄鹤楼,并非历史里的黄鹤楼。唐永泰元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所以黄鹤楼又有‘国运昌则楼运盛’的说法。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毁于光绪十年。”
导游讲得口干舌燥,游客们听得兴味索然,唠嗑的唠嗑,拍照的拍照,叽叽喳喳闹成一片,典型的中国式旅游团模式。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选址在距离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也就是我们今天来到的黄鹤楼。”
我听得一怔,急忙起身尾随旅游团,想跟着蹭听。结果被旅游团的几个中年大姐满脸嫌弃地鄙视,只得作罢,灰头土脸地悻悻而回。
不过,有件事,终于弄明白了——敢情我们忙活大半天,他娘的来错地儿了!
“南少侠,你确定当了一年大学讲师?连这事儿都不知道?”月饼站我身后,语气里哪还有什么辣椒味儿?
我头都不用回,也能想到月饼摸着鼻子,摇头晃脑满脸无奈的戏虐表情,于是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尽量使嗓音很低沉:“像你这种学渣,当然分不清古代历史民俗和古代地理建筑,是完全不同的两门课程!”
“真正的黄鹤楼已经被武昌引桥了,请问南老师有何见解?”月饼模仿着认真听讲的学生口吻,“此刻,我的内心,满满的惆怅啊。”
月饼这句话,突然间,让我有了很模糊的念头。那首《黄鹤楼》的八句诗在脑子里螺旋桨般转动,最终停留在其中两句。
“月公公!我想到了!跟我来!”我小跑着窜进黄鹤楼,上气不接下气地爬到顶楼,望着黄鹤楼旧址位置。
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顶楼微风习习,倒也惬意舒爽。极目眺望,江水蒸腾着蔼蔼水汽,游轮悠长沉闷的汽笛声飘荡于江面,阳光映着波光粼粼的波浪,璀璨炫目中极尽落寞沧桑的景色,心情竟也随之萧索黯然。
我默念着那两句诗,模糊的念头逐渐清晰,掏出手机确定了时间:“月公公,再等四个小时,夕阳西下,或许会有答案。”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月饼确实聪明,仅从我简单一句话,就猜出来了。
“我们要找的,其实不是黄鹤楼。”白衣女子凄绝美绝的孤单背影,悄无声息地浮现眼前,我的心口没来由一痛,“而是时间和景象在某一节点交汇,产生的某种奇特现象。记得那个女孩说过什么?镜花水月,破碎虚空……其实,她已经告诉我们线索了。”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0938/2123211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