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而故事从这个观里开始,老套的情节,老套的开场。
夕阳西下,点点余晖洒落在背靠青云山脉,面朝青云山盆地小山峰顶上的道观。
道观很小,不过是新近几年修建,在那余晖照耀下道观倒是显得金碧辉煌。
观前门上悬挂清虚观牌匾,只能容纳两人进出的观门两边还有一副对联曰:‘山不在高有仙者名,水不在深有龙者灵’。
清虚观后是那巍峨无尽高耸的青云山脉,山脉自中央仙域引出,呈从南到北走向为北狄大陆祖山,把偌大北狄大陆分为东西两块大地。青云山脉犹如巨龙,横亘在北狄大陆上,人们按照其气候地理等将它分成三段。
青云山脉南段长度有一百万公里,最宽处有一千公里,最窄处亦达到三百多公里,靠近北狄东西大陆的两边山势逐渐降低,甚至边缘只有几百米高度。
只是主脉两万丈高度,可以说的上是飞鸟不度,不要说普通人类了。
在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威力面前,人类和鸟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或许只有传说中的仙人或者修炼有成的强大妖魔鬼怪才可以生存吧。
中段平均海拔一万三千丈,是青云山脉三段中最长一段,长度达到一百五十万余里,最宽处两千余里,最窄处亦有五百余里。
虽然比起青云山脉南段来说低了七八千丈,面对其还有一万多丈高度人们也只能望山而叹。
而到了北段高度逐渐降低平均从上万丈到靠近无尽海十万多公里附近五六千丈高度。
青云山由此分出两条支脉成半弧形直入海底,由南往西北方向长十万公里大青山脉,从南往东北方向入海同样长十万公里的大云山脉,半弧形山脉两端相距近万公里。
形成了大大小小山谷,还有数块盆地,其中最大一块盆地,被大家称为青云山盆地。
由于青云山脉天然把北狄大陆分割成了东西两块,青云山脉山峰高耸入云,青云山盆地成了北狄大陆东西交流的重要通道。
青云山盆地自古就成了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盆地的人们虽然因为地利,得天独厚过着富足生活,相应的也经历过很多痛楚。
直到万年前,北狄大陆趋于平静,沿着青云山脉形成了东边的大唐帝国,西边的大秦帝国。
青云盆地南北长约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三百公里,面积约十五万平方公里。两国凡俗唯有通往的通道,两国各有三条道路进出汇聚于青云山盆地,故而青云盆地属于两国共同所有。
两国合力在盆地中心地带建设代表和平的太和城,太和城自建起那天起,就成为北狄大陆商业之城,这里商贾云集。太和城周边形成附属五大卫星城拥有两千万人口,是北狄东西大陆大唐帝国和大秦帝国交通和商业枢纽。
青云盆地东边靠近大唐帝国一侧通往青云盆地,由于两大支脉山高亦有三四千丈,两大支脉间也是一两千丈高山峰林立,只有各山峰间有那么部分谷地盆地适合凡俗居住。
故而在这片广阔靠近大唐一边,广阔星罗棋布的谷地盆地按照三个通道,设立三个郡由大唐帝国控制管理。
同样青云盆地西边靠近大秦帝国一侧也是相同状况,大秦帝国亦在己方一侧设立三郡控制管理。
道观虽小,配上这牌匾和对联上苍劲的字体,山,道观,树木,自然,倒是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清虚观小而精致,进了观门设有一殿供奉山门真神。
过了山门真神殿就进入到主殿,主殿供奉的是清虚上仙,一个虚无存在的道人。
主殿后面为接待室以及观主住宿房舍,两边另有一些房舍为客房、库房等房舍。
清虚观太小,目前就只有观主松阳,观主弟子小道童,另外两对杂役夫妇。
小道童道号青梅,本是山下一个家族小公子,家族长辈和松阳老道有交情。
清虚观也是在山下家族资助修建,说起来青梅还是被老道骗到山上跟随修道。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2178/22743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