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维进没等到一九开,更没等到三七开。
打茶杯掉到地上的那一瞬间,颜子卿就知道自己先前一直看走了眼。
若不是母亲临走前的那句话,若不是自己知道这“龙神之眼”到底是什么鬼,若不是自己能把村民惨状和辐射联系起来,若不是……沈维进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那样璀璨的“珍宝”在颜子卿眼中只是一块石头,远不如一亩地值钱,颜子卿始终未曾动过半点心。
若不是沈维进的贪婪暴露了自己,根本没人能揭穿沈维进这个人,因为,太像了。你见过有人长着一张濮寸晰的脸,带着陈到明的气质去当骗子的么!若不是那句几几分成的话瞬间击破沈维进的心神,茶杯落地,颜子卿的试探,就以失败告终。
“诸位,以后沈维进沈先生就是我凝斋书院的先生之一了!”颜子卿把沈维进介绍给众人。
沈维进长须飘逸,温文儒雅,瞬间就得到山长张清石的好感。虽说只有秀才功名,若只是给如今学子们上课,那是绰绰有余的。
“沈兄谈吐不凡,乃是人中俊杰”二师兄卓清白,虽说心有沟壑,但依旧被“沈先生”的外表和谈吐震惊。颜子卿预计,若真把沈维进留在凝斋书院,几年之后,两位师兄被其卖了还要帮他数钱。其实,书院并不太缺乏文科类教习。光是杭州一府,落地举子、不举秀才就以千计,请上十余名无心科举者,到书院教书识字根本不难,难的是理科教习。
这个时代和另一时空古代一般,都是重文轻理。大多数学子文科知识都挺扎实,屡试不第的原因往往都出在理科、衍学上。张清石只能一封信一封信的写给以前的同窗、同年、好友,一起想办法。颜子卿也只能抓着一个算一个:沈维进恰恰还是一个理科人才,至少数学很不错。
“沈先生只是暂时的,以后先生们宽裕了,先生还有他用,”这是颜子卿留下的话。
沈维进当然不甘心留下来当先生。但颜子卿答应的分成实在太勾引人,而且颜子卿说了,“神龙之眼”回头帮他卖出去,只收点手续费,这叫沈维进咬着牙也得认。当然,最核心的不是以上两原因:如今已经知道了地下的秘密,若不想颜被子卿灭口,就只能跟着颜子卿混。
像沈维进这种人,其实是做大事的,只可惜没有其施展的舞台。沈维进第二天就赶回绍兴老家,处置好家里琐事,几天功夫就把家搬到杭州,不光自己,来的还有其妻子、二女。其行动之坚决、处置之果断,乃是颜子卿这世见过人中第一。
“咱们啥时候把地下那些东西起出来?”这是沈维进剥开仙风道骨的表皮后,表露出的实质。
“不到时候!——”
下次科举是府试,要到九月才会开始,而且主考是苏和仲。
因此,整个三月,颜子卿只做了两件事:一是为方鸣石立像,凝斋书院正式成立。
选了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颜子卿师兄弟三人,亲手在立像处挖开一个坑。颜子卿捧着一个盒子一样的东西,轻轻的放置到坑底,坑底已经放下一个上等棺木。三兄弟一起捧土填埋,一起长跪不起,一起哭的像个孩子……随后纤夫们把土地夯实、铺上平整的石板、灌注米浆……最后,把一座近十米高的汉白玉巨型雕像抬到底座上,固定完整。
随后,颜子卿亲自从花果山中选了一颗两米高的桃树,一颗两米高的李树栽到塑像两边。亲自除草、亲手浇水,亲自剪枝、亲手施肥。希望来年桃李芬芳的时候,方鸣石能坐在树下吟诗作画、稍事休息;希望凝斋书院桃李天下的时候,卸下肩上的重担,由孩子们来承接。
又是一个风轻日暖的早晨。一千名凝斋学子在张清石、颜子卿、卓清白带领下,齐齐跪在雕像前面,大声朗读院风:“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修古好学、务得实务,每求真是。”
“当铭记至圣先师凝斋公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凝斋学院成立当日,没起一丝波澜,没有一人观礼。甚至连近在咫尺的杭州城内,都没几人知晓。只有方鸣石曾经呕心沥血教导出的三名弟子,和一千背负着各种原因汇聚到一起的孩子。
书院并不豪华,更不厚重,只有漫山的桃花和翠绿告诉着世人:这里有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书院主体结构完成以后,学生们的日常活动由“义务劳动”改成了“体育运动”。山下修建了一百多个单杠、双杠、攀岩、匍匐相关的器具和二十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每天下午两节课后是自由活动时间,动物膀胱充气后缝制的篮球、足球变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颜子卿不爱篮球,喜欢足球。等“工匠”们学会规则后,终于开始了大汉第一场正规足球赛。开始的时候,颜子卿所在队伍所向睥睨,因为所有人都不敢冒犯他……半月后,颜子卿队伍像某国国足一般每战必败,因为他的队友都只传球给他,对面只需防住他一人便可。颜子卿的百般天赋,可惜没有一项在足球上。
颜子卿还很喜欢给学生们当教练,这回倒是每战必胜,因为23人大队伍全是他亲手挑选的,相当于传说中的“校队”。校队里有几个孩子极具天赋,一个叫文履善的擅长组织、策划,很像颜子卿喜欢的齐祖;一个叫沈存中的孩子,个子不高,聪明伶俐,喜欢一击必杀,貌似梅老板;再有个杨宠,牛高马大、身材出众、力大无穷,像佩佩。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3039/2384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