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都忘了厨房也是有镜头的,偷粥喝的这一幕被谢导放进了片花里,赢得了一个“偷粥哥”的美名,连小迪都给他发微信调笑他。
第二天录制继续,依旧不是那么顺利,不过相较于第一天来说,孩子们的表现总体上好了不少。
三天两夜,第一、二期的录制在磕磕绊绊中算是顺利结束。李子木把多多送回家后没敢过多停留,他是真想在京城多待两天,不过《爸爸,去哪儿》的后期剪辑他想跟一跟,毕竟这个节目倾注了太多的心血。
又是三天忙碌,《爸爸,去哪儿》前两期总算剪辑完成,李子木感觉自己像是跑了个全马,累得要死,虽然他连两千米都没跑过。
后续的工作李子木没再过问,他在酒店一睡就是两天,从来没这么累过。
“新节目真的是太累了,好想躺在床上长睡不起。”一条信息发过去。
一条信息传回来:“工作肯定会累啊,坚持嘛。”
“坚持不住啦,本来以为折腾明星累,现在发现跟小朋友拍节目更累,完全不管你的流程,真的好心塞,求安慰。”
“......”
“那什么,过段时间我们要去边疆取景,你有时间过来当个导游吗?”
“不一定有时间啊,我还要上课呢。”
“学校那边我帮你搞定,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好吧。”
李子木拿着手机躺在床上直乐,又可以跟小迪约会了。
所以说肥宅这种生物真的很可怜,你认为是约会,其实人家只是工作。
《爸爸,去哪儿》的档期定在了周五黄金档,节目录制的有点慢,周末的黄金档交给了王涵的《天天向上》,没能接上歌手的大流量。
不过谢导一点不在意,《爸爸,去哪儿》主打亲情牌,周五播出反而更能吸引适应人群的观看,周六不用上学嘛。
节目一经播出,虽然收视率没有李子木策划的前两个节目那么高,但也拿到了1.43%的收视率。
已经履职的吕台对这个收视率还是比较满意,在周例会上特意表扬了节目组,一个新类型的节目首播就能拿下其他成熟节目最高峰的收视率,还能要求什么?
随着第二期的播出,《爸爸,去哪儿》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众多媒体更是自发讨论起来。
旧报评论:《爸爸,去哪儿》展示了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价值观中,父亲陪伴子女成长时间较少的现象,而节目自然而然能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媒体的呼应,当专家、媒体、群众几方力量营造出一种讨论的气场时,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力也势必以几何级数增长。
京城青年报评论:《爸爸,去哪儿》在一个不起眼儿的时段,冷不丁地火了,无论内容真与假,水平高与低,至少他能够唤起的思考是有意义的——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这个节目将“爸爸”推到了幼儿教育的中心,这是一个对国人很有启发性的设置。虽然我们的古训说“养不教,父之过”,但在国人的童年中,爸爸的影响远没有达到足够的强势。
随着讨论热度越来越火,吕台乐的直道捡到宝了,节目收视率也随之上涨。
在一片热议中,《爸爸,去哪儿》第二次录制,在边疆开始。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3042/2384343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