娴贵人算不上是什么有权有势的主子,对待下人们也十分礼遇。
“皇上在书房里批折子。”
一个小太监朝着娴贵人施了一礼,这才紧忙回答着。
“麻烦你去通报一声,我想来陪陪皇上。”
娴贵人有些慌张的捂着胸口,这才有些小声说着。
太监进去传了话,大庆帝似乎十分乐见,果真让娴贵人就这样进去了。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娴贵人知书达礼,看到大庆帝忙碌的样子,还是恭恭敬敬的深蹲下来行礼,声音和举止仿佛都有些拘谨。
“这么晚了怎么还过来?”
大庆帝抽空抬头看了一眼,发现娴贵人并未注意到,这才有些刻意的询问着。
“皇上,德妃娘娘生产,凄惨的声音传的六宫到处都是,皇上若是政事忙完了,不如过去看一看吧,省得延禧宫群龙无首,德妃娘娘也不能心安。”
娴贵人不知大庆帝的心思,见他似乎只是在处理折子,这才有些谨慎和忐忑的开口劝到,字字句句皆是肺腑,让一贯多疑的大庆帝也没了疑心。
“德妃又不是第一回生产了,不打紧,那几个太医都是经年的老太医了,朕相信他们不会让朕失望的,倒是你,夜里更深露重,你若是嫌吵,大可让他们将门窗都关紧一些。”
大庆帝微微抬了抬手,随后便让娴贵人坐在了自己对面下棋的案桌上,目不转睛的看着折子上的字,心思却十分活络的试探着。
“皇上,臣妾并不是嫌吵,只是觉得悬心,德妃娘娘的这一胎,只怕是生的艰难。”
娴贵人完全没有明白大庆帝的心思,只见她由着自己的想法,十分随和的说着,仿佛就是在跟姐妹闲谈一件无关痛痒的事情一般。
“罢了,朕今日也累了,传朕的旨意,将库房里那颗最好的千年老参送去延禧宫,就说是太后体恤德妃生产辛苦的一片苦心,朕今夜去永寿宫。”
大庆帝本就为德妃的事情烦心,心里的谋划总是在跟他作斗争,他一个在书房里就够头晕脑胀的了,好在娴贵人过来开解一二,倒是让他还稍稍觉得安慰些,索性直接去了娴贵人的宫里。
“是,老奴这就吩咐下去。”
今夜本不适合翻牌子,好在娴贵人聪慧,过来说了一番无可挑剔的话,又让大庆帝觉得她仁善懂事,便一时兴起去了永寿宫。
入夜,永寿宫红烛高照,院子里守着几个大庆帝的贴身太监和娴贵人的宫女,殿内的琴声悠扬恬静,让人听着就感觉神清气爽,一股愉悦感从心里冒出来。
次日清晨,昨夜所有的不平静和吵闹波折,最后都被阳光一口吞噬掉了,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入皇城中时,延禧宫众人也是精疲力尽了,几个太医眼底乌青乌青的。
“生了生了,是个公主,你瞧瞧,多么可爱啊。”
第一个将小公主抱出来的人兴奋极了,只见她一边用温水擦洗着,一边汗流浃背的朝着其他的人喊着。
几个太医顿时瘫坐在地,一丝力气都没有了,其他的太监宫女也没有多少喜悦,反而是数不尽的疲累。
这场生产仗打的太久了,累的人喘不过气来,就连德妃也没有好到哪里去,直接昏睡过去了。
“快去禀报皇上,就说娘娘生了个公主,请皇上过来看一看,其余的人将这里打理干净,再去给娘娘熬些粥。”
春恬看着众人懒懒散散不成团的模样,连忙打起精神来指挥着,周围的人这才像是有了主心骨,该干什么的皆是干什么去了。
周太医费神替四公主把了把脉,发现并无大碍,只是产程拖的太久,有些气血不足,这才给四公主配了汤药,随后便去给大庆帝复命了。
永寿宫,因着大庆帝要早朝,娴贵人有些生疏的和几个奴才一同给大庆帝换着朝服,看上去有些疲累。
“皇上,延禧宫的人来报,德妃娘娘生了个公主,公主一切都好。”
高公公明白大庆帝眼下最关注的就是延禧宫的事情,于是等到人来报了,立刻就将消息传给了他。
“传朕旨意,德妃脸上有疾,生产伤了元气,不宜照顾公主。”
https://jiwufengbao.com/book/64401/2520509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