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着对面那些英国人惊愕的表情,张兆心底笑了下。
对于这次的使命,张兆实在是胸有成足的很,因为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恐怕还没有几个人能抵得住两千万英镑现款的诱惑。何况现如今的英伊石油公司在伊朗,仅仅只是打出了一口油井而已。虽说那口油井的产量似乎很大的样子,但是毕竟没有办法和墨西哥的坦皮科油田相比——————现如今全世界产量最大的油井就是在坦皮科,而且绝对是寻常油井无法比拟的超高产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那块油田给严绍带来了巨额的收益,哪怕是现在雨石集团的主要项目已经转移到了汽车业和其他行业上面,油田方面的收益依然是不能轻忽的。
而即便是这样的一块油田,当初标准石油的洛克菲勒父子,也只是用了五千万美元而已,更何况现如今英国人手中的仅仅只是一口油井而已?
说实在的,张兆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严绍会给出这么优厚的条件。在他看来即便是算上整个伊朗地区的勘探权,一千万英镑也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在弄出一千万出来。有这么多的钱,完全可以用在其他的事情上面
而且,他这次会这么胸有成足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在他出发之前,严绍曾经跟他说过这次谈判的底线是三千万英镑——————这顿时又多了一千万出来。
三千万英镑,这已经完全不能说是银弹。而应该称之为金弹战术了!
这个世界上有人能抵挡这一战术的威力吗?张兆可不觉得!
不管怎么说,张兆的任务很简单,就是从英国人的手中把勘探权和油井弄到手。所以在把自己的条件摆出来之后。张兆便直接看向了坐在对面的几个人。
另一方面,尽管很想拒绝张兆,但是看着张兆手里的那张支票,还有支票上的那长长一串的0…
无论如何,坐在长桌旁的几个英国人,都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最后才沉默了一阵子后,其中的一个人抿了抿嘴唇道。
“不知道能否给我们一些时间。好让我们有时间仔细的商量一下,等果断时间在答复您…”
“当然没问题…”这么说着,张兆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不在乎的道。“只是请诸位能早一些给我答复,免得耽误太多的时间…”
张兆到是一点也不担心,毕竟在孔方兄的面前,还真难说有几个人能站得直腰。这年月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都很少年。更何况是两千万英镑。何况真要拒绝的话。早就已经拒绝了,又哪里需要讨论一下。
只不过从他所得到的情报来看,事情到也未必就真的会一帆风顺。
毕竟英伊石油公司并不是他们这些人说的算的,在这家公司的背后还有一个丘吉尔在。这个人也恰恰就是这家公司在官方层面上最大的靠山,而根据张兆得到的情报,这个叫丘吉尔的家伙,不仅仅只是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顽固的家伙。
想要劝他改变主意。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说丘吉尔不愿意把石油公司卖出来的话,想要劝说他改变主意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不过…
万幸的是。这家公司并非是他一个人说的算的,所以只要张兆能让公司内的其他人点头,那么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
在朝着长桌周围的那几个英国人点点头后,张兆从房间离开,只留下那几个英国人在房间里。
就在张兆里开房间没多久,房间内也跟着发生了争吵。
争吵的内容,自然是与油井和勘探权的事情有关。
在见到了那张价值两千万英镑的支票后,就如张兆所想的一样,房间里的人大部分的确都已经心动了。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士,却并不愿意把石油公司手中的勘探权和油井给卖掉。
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并且直接。
“既然中国人愿意出这么多的钱,从我们的手中购买这些东西,说不定在伊朗的那片土地之下,还藏有其他的石油资源和更多的油井,这个时候我们要是把手头的这些给卖掉,等到将来中国人发现了石油,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天底下最愚蠢的人,将来恐怕也会追悔莫及…”
这人说的很直接,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既然雨石集团的人这么热心,并且愿意花这么多的钱,那岂不是代表伊朗的土地下有着大量石油资源的可能。现在给卖掉了,将来追悔莫及的恐怕就是他们了。
毕竟与一个大型的油田相比,两千万英镑反而算不上什么了。
不过这类的人在房间里却是少数派,所以很快便有人反驳道。“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在伊朗勘探石油这么多年,除了08年打出来的那口油井之外,还曾经打出过其他的油井吗?12年的时间,如果能找到的话,我们早就已经找到了,哪里还用等到现在?”
“两千万英镑,这可不是分期付款,而是很大一笔现金。有了这笔钱,我们完全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者是到更多的地方去勘探石油,完全没有必要留在伊朗这么一个地方…”
这人的这番话,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他们当然不是蠢货,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关键的一点就是,从在伊朗发现第一口油井到现在已经12年了,他们并非没有发现第二口油井,问题是除了第一口之外。其他的油井基本上都是低产油井,高产的油井基本上没有。
12年了,如果真的能发现的话。基本上早就该发现了。
既然到现在都没发现,那恐怕就…
再者说那可是两千万英镑,而不是两百万英镑。
这么大一笔钱分摊在每个人的身上,未必就比石油的获益少了。何况前面那个人说的也对,有了这笔钱他们做什么都可以,即便是满世界的勘探石油也没问题…
既然如此,那干嘛不和中国人交易呢?
————————————————————————
在张兆里开之后。房间里顿时吵成一片,只不过与支持卖出的一派相比,反对派的力量未免太微弱了些。
很快。消息便传到了丘吉尔的耳中,其实也不可能不穿进去,毕竟不管怎么说丘吉尔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之一,也算是这家公司在政府层面上的后台。不通知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在卖的时候。没有他的同意也是不可能的。
而与张兆所想的一样,丘吉尔的确是不同意把油井和勘探权卖出。并不仅仅只是不同意而已,简直就是坚决反对!
然而这个时候,公司内的绝大部分股东都是赞同卖掉的,毕竟是有究竟在哪里还很难说,而那两千万英镑却是实实在在的。
丘吉尔想反对,当然可以,不过首先他需要弥补所有股东的损失才行。
这一点。对丘吉尔来说无疑是非常艰难的,毕竟那可是两千万英镑!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拿出两千万英镑或许还不是特别的困难,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两千万却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甚至于这个世界上能拥有两千万英镑的人,是否能超过一百人都很难说…
————————————————————————
会议室内,看着正陷入困境的丘吉尔,还有他那少的可怜的支持者,最先开口的那个人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想要让英国人把那里的勘探权,还有那唯一的一口油井给卖掉,两千万英镑或许是足够了,但是对于严绍来说,单凭这些的话,毕竟还是稍微差了那么一点,至少没有那种稳操胜券的感觉。
所以在这么做的同时,严绍也没有忘记让人私底下与英伊石油公司的人进行联系。
不过有这么一句话吗,坚固的堡垒,通常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如果说单只是外面用钱直接硬压的话,或许还有那么一点失败的可能,可如果在英伊石油公司内部收买内鬼,来一个里应外合的话,那么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了。
至于这个内鬼吗,这个世界上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和钱有仇的…
所以内鬼什么的,只需要一番努力,很容易便可以找的出来。至少在雨石集团稍微收集了一些资料后,便轻易的挑选出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而这个人选,在雨石集团成功的购买了油井及勘探权之后,将会在雨石集团内得到一个职务,以及一笔非常丰厚的奖金——————自然,这样的人既然今天可以为了钱,而出卖英伊石油,那么将来也完全有可能会为了别的什么而出卖雨石集团。
所以尽管承诺给那个人提供一个职务,但也仅仅只是边缘化的那一种。基本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自然,薪水肯定是不会少的,绝对是属于高薪的行列,对于这点严绍到也没怎么在意。
毕竟如果能把伊朗的石油全部都弄到手的话,别说只是一个高薪的职位了,即便是再养一百个也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伊朗地下的那些黑金,只要开采出来,绝对比一个寻常国家一年的财政收入都要高。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养一百个闲人是绝对没问题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被收买的内鬼的确是发挥了一些作用,面对着其他倾向于将勘探权和别的什么卖掉的人的围攻,哪怕是以雄辩著称的丘吉尔,也有些无招架之力的样子…
如果这个时候严绍站在一旁的话,绝对会用欣赏的姿态来观看眼前的一切。毕竟在他的那个时代,丘吉尔的名声哪怕是小孩子也知道。尤其是许多与丘吉尔有关的故事更是如此…
比如说丘吉尔那张生气的照片等等,另外英国坑了土耳其一把的事情,也有丘吉尔在背后推动。最后成功的令土耳其加入了同盟国的阵营。不过因为过于低估土耳其人实力的关系,最终也导致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惨败…
看着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的面前被别人围攻的面红耳赤,尽管极力争辩,却根本就没有办法,更无法阻止众人的贪婪,这无疑也算是一种视觉享受。
好吧。严绍并没有变态,只是…
看着一个名人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其与历史所记载的截然不同的情绪,无疑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事情。
当然。现在丘吉尔会这么狼狈,也与他还年轻,并不像后世那样经历了许多事情有关。如果是换成那个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他,尽管同样未必能挽回这种局势。但至少绝对不会被弄的这么狼狈…
————————————————————————
人性贪婪。面对贪婪的人性,即便是丘吉尔也没有办法。
所以当英伊石油公司的绝大部分股东,都赞同将勘探权和油井出售给雨石集团,以换取那两千万英镑的现金时。尽管丘吉尔和其他少数的反对者们并不甘心,却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办法…
毕竟如果丘吉尔想要阻止这笔交易的话,就必须要给其他的的股东进行补偿。可是两千万英镑,这么庞大的一笔钱,却绝对不是丘吉尔可以拿得出来的…
不要说是两千万了。即便是两百万,丘吉尔也未必能拿的出来。
当然。丘吉尔也曾经考虑过让英国政府介入进来,基本上只要能让政府介入进来,那么事情也就好办的多了。
不过丘吉尔的背后有政府,雨石集团的背后也有政府。在通过内鬼得知丘吉尔打算通过政府的渠道来影响这件事后,国社政府很快也跟着介入了进来,至于理由吗,到是非常简单…
“这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业交易,又何必把政治也牵扯进来呢,一切只需要按照市场规律来便可以,这不是贵国政府一直奉行的吗…”
自由贸易,这当然是英国政府所推崇的了,只不过,那个时候通常都是英国政府在其他的国家购买产业,亦或者是干脆从其他国家把东西给抢过来,至于让别人跑到自己的家门来收购这样的事,英国人却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
事到如今,英国政府的立场也极为尴尬。
因为干预这件事的话,便违背了英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也就是自由贸易的原则。
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农业,当它们累积足够财富以确保可从自由贸易得益,便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便曾推行保护性的工业政策,当英国在经济上拥有领先地位,便开始支持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政策是西方国家自由竞争时期的产物。英国实行此项政策达60年之久,对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不过二战以后,尽管联合国宪章规定了自由贸易的原则,《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也明文规定降低关税和消除非关税壁垒,但世界大部分国家一直盛行贸易保护主义。
只是现在毕竟还不是二战时期,自由贸易依旧是在全世界都盛行的。
就好象过去在中国一样,列强经常会收购一些中国的民营企业。而官府却并不会予以制止,就是因为这是正当的商业行为,官府没有理由去制止——————当然,他们不敢制止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而如果这次英国政府进行干预的话,那么将来如果在中国发生类似的事情,中国政府便可以通过同样的理由予以干预。很难说这么做的话,对于两者来说究竟哪一个国家所受的伤害会更大一些。
自然,如果中国还像以前那么弱小,英国政府当然不必有什么顾虑,直接派兵舰过去游一圈,就什么事情都搞定了。
但是现在再这么做的话…
就有点找死的意思了…
尽管这个时候丘吉尔基本上已经摆脱了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阴影。甚至重新在英国的内阁当中获得了高位,得到了殖民地大臣及空军大臣的位置,但是英国政府对此依旧顾虑重重。
不过真正让英国政府觉得头疼的。恐怕还是英伊石油公司的态度。
如果说英伊石油公司不愿意出售勘探权或是油井的话,那到还好说,关键在于现在公司内的绝大部分管理者都愿意把这两样东西卖掉,换取中国人许诺的两千万英镑…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说他能有什么办法,这也是丘吉尔在公司内部孤掌难鸣的一个原因。
何况雨石集团在英国也算是经营了几年的时间。凭着银弹战术,在英国政府内也不是没有说不上话的人。另一方面,那些愿意将勘探权卖掉的股东们在政府内也一样有着不少的人脉关系。两样东西加在一块,英国政府最后也只能无视丘吉尔的请求,选择了坐视不理。
没有了英国政府的干预,单凭一个丘吉尔是改变不了大局的。
所以。没过多久。张兆便得到了他最想得到的一个答案。
“同意!”
自然,在这个过程当中英国人也不是没想过,在提高一些价钱。只是张兆自己也算是一个谈判老手,尽管严绍给予的底线是三千万英镑,但如果真的按照底线来成交的话,那他在严绍的眼里岂不是成了无能之辈。
暂且不提如今的中国,还没有几个人能承担严绍失望的眼神,即便是为了自己将来在雨石集团内的前程想。张兆也必须要把价格压低下来。
反正有两千万英镑摆在这里,张兆完全不担心英国人会反悔。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
伊朗。雨石集团的勘探总部,赵清铭正在办公室里看着一份报纸。
确切的说,是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过来的国内报纸的内容。
伊朗不同于伊拉克还有科威特等几个省份。不管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本地人究竟如何不愿意承担,但是那里名义上毕竟已经属于中国的领土,并且也是英美等国共同承认的,就连日本政府都予以了承认。
所以哪怕当地人在怎么不愿意,已然有大批的中国人迁移到了这两个地方——————当然,和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区相比,迁移过来的数量无疑是要少上很多的。
到是一点都不奇怪,毕竟中东地区并不怎么适合耕种,哪怕是与西伯利亚及中亚相比也是如此。同时在其他的资源,比如说铁矿等资源方面,也并不显得有多么出色,同样没有办法与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区相比。
再加上国社政府一直都没有功夫在这几个地区发现了石油的消息,在许多国人看来这里和荒地也没什么区别,自然也就很少会有人想要迁移到这些地方来…
https://jiwufengbao.com/book/71689/2770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