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着眼前的棺材,想到现在袁世凯正躺在棺材里面,严绍深深的叹了口气。 .
严绍并非是没有见过生老病死的人,只是眼前的场景却多少让他有些感触。说到底,他也已经不再年轻了,37岁的人,几乎已经快要步入中年。
事实上最近两年,他也已经有些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当然,距离他担心身后事什么的,恐怕还需要好些年头呢,但即便是这样,严绍的心底依旧还是有着许多的感触。
尤其是在想到自己将来的某一天,也会像袁世凯一样的时候。
“生老病死,果然是凡人无法摆脱掉的吗…”
这么想着,叹了口气,严绍上前两步,恭恭敬敬的朝着袁世凯拜了拜。
暂且不提在生前的时候,严绍和袁世凯究竟有多少的矛盾。至少此时此刻,严绍是绝对不可能会与袁世凯计较的,而且死者为大,他也不可能会做出什么不礼貌的事情。那样既不符合他的性格,同时也会影响到他的名声——————通常会和死人计较的,要么就是有深仇大恨,所以哪怕对方已经死了,也要让对方不得安宁。
至于另一个吗,自然就是所谓的小心眼了…
严绍和袁世凯当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同时,严绍的心胸虽然不算宽阔,却也不算是什么小心眼,因此到也不会因为早年的事而嫉恨什么。
————————————————————————
严绍拜完之后,跟着严绍一起过来的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以及李良等人。也都先后上前祭拜了一下。
这些人里面,如徐世昌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与袁世凯在生前的时候都有着莫大的关系。如今袁世凯已经去世。他们过来祭拜一下自然谁也说不出来什么。至于李良他们,尽管先前是敌对关系,但是彼此的敌对关系毕竟已经解除了好久。
而且如今的北洋系在国社政府内的力量很强,即便是李良也不愿意得罪他们。另一方面,袁世凯又是这些人的旧主。尽管现在他们未必就真的忠于袁世凯,但至少与袁世凯之间还存有几分情意,所以李良他们到也不介意在这些曾经的北洋系面前表现的漂亮一些…
事实上严绍这次前来。也未尝没有作秀的意思在里面。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让这个国家的总统,以及总理、副总理还有内阁当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都跑过来祭拜。至少在中国历史上袁世凯也算得上是第一个了。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耽误了国事,这个严绍他们到不是很担心。
眼下虽然不敢说国泰民安,但是整个国家却是出于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在没有战乱威胁的情况下。即便是有那么一两个遭遇了天灾的地方。也已经被严绍他们给轻轻松松的解决掉了。
甚至于在离开之前,严绍他们还曾经安排过一个较为妥善的计划,确保不会发生任何的意外,因此严绍他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更何况内阁的人虽然跑过来了许多,但也不是全都跑过来了。至少负责留守的人,还是有那么一些的。即便是真的发生了些什么事情,负责留守的人也可以处理的漂漂亮亮,如此一来。严绍他们自然就更不需要担心些什么了。
————————————————————————
如果说严绍祭拜袁世凯的时候,一方面是出于尊重。一方面是出于‘作秀’,还有一方面则是出于感慨的话。那么冯国璋他们站在袁世凯棺材前的时候,便有些真情实意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袁世凯也算是他们的恩主。
当年这些郁郁不得志的人,之所以能够坐在现如今的高位上,与袁世凯可以说是密不可分。他们对袁世凯的感激,也可以说是发自真心的。
尤其是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还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尤其是那个让他在后世身败名裂的称帝,更是连影都还没有。
也因此,冯国璋他们对袁世凯可以说全都是感念不已,如今站在袁世凯的棺材前,一个个更是眼角泛起了泪光,想起了过往的一些往事。
当然,想起的都是一些比较好的事情,至于那些并不是很好的,则是如过眼云烟一般。至于当初北洋败给国社党的事情,在场的人却几乎没有任何人埋怨过袁世凯。
就如有一次醉酒之后,吴佩孚曾经和人说过的。
“不是宫保他无能,实在是大总统太厉害了!”
没错,了解内情的人,几乎都是这么觉得的。不是袁世凯无能,而是严绍太厉害了。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便在安徽积累出了远强于北洋的家业。并且在一年多后,便以绝对的实力碾压了北洋一系,并因此走向了巅峰,彻底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曾经属于北洋系的人,几乎从来都没有埋怨过袁世凯。只是感叹着老天爷没有给北洋一个机会,居然让严绍这样的人出现。
当然,绝大部分的人,对于这个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毕竟他们也很清楚,如果严绍不出现的话,单凭一个北洋政府,中国是绝对不可能会发展成这个样子的。不过对于小部分人来说的话…
和现在这个法律森严的国家相比,他们还是更怀念那个稍稍有些混乱,同时贪腐等事也异常普遍的国度——————理所当然的,这些人现在通常都已经被送入了监狱,即便是还没有送进去的,估计也已经快乐。
————————————————————————
严绍等人在祭拜过袁世凯之后。一旁穿着一身孝衣的袁克定,自然是要上前过来答礼。而在答礼过后,便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走到严绍等人的面前想要说些什么。
不过看着袁克定的样子,严绍却是在摆了摆手之后,轻轻的叹了口气。
“袁公也算是一世英名,对于这个国家而言更是曾经立下过不小的功勋。如果不是他的话,我们这些人想要推翻满清的话还不知道需要多少年,这一点,无论是国家亦或者是全体国民都会铭记于心…”这么说着。严绍看了一眼袁克定。“希望你在将来不要坠了你父亲的名声,以后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找我。也可以去找那几位叔叔伯伯,只要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我们会尽力而为的…”
这点严绍到是没有说谎,因为如果没有袁世凯的话。满清想要垮台的话。恐怕还真需要好些年才行。毕竟所谓的辛亥革命,要是没有袁世凯放水,没多久的功夫,武昌便能让北洋军给拿下来。
武昌作为首义之地,要是被北洋军攻陷的话,对全国革命局势的震动究竟有多大完全可想而知。
只要先灭掉了武昌的革命军,而后在灭掉其他位置的革命军。考虑到二次革命时的局势,尽管当时的北洋军和清军想要扑灭这场因武昌而掀起的革命之火会很困难。但绝非没有可能…
尤其是在考虑到当时的列强对所谓的中国革命团体并不怎么支持,如果辛亥革命失败的话。即便到时清政府损失惨重。对各地的控制进一步衰退,想要彻底推翻清政府对地方上的统治,恐怕也需要三五年的时间,弄不好的话甚至需要十年的时间也说不定——————当年的太平天国,清政府不就是撑过来了吗…
而且居然苟延残喘了好几十年,简直令人诧异。
所以…
论及推翻满清的功劳,那些革命者们自然是功不可没,可是另一方面,袁世凯这个居心叵测的人,当时所占的功劳恐怕也未必就比其他人少了…
甚至于,袁世凯才是那个功劳最大的人…
当然,由于多种原因,主要是当时的北洋政府以及袁世凯是国社政府主要敌人的缘故,所以在国社政府成立之后,国社政府并没有宣传过这类的事情。甚至于,即便国社政府没有主动提起,也从来都没有人想起过要主动宣传一下。
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当初的北洋政府的确是不得人心。即便是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也就是那些经常抨击国社政府,尤其是对国社政府的限制不满的那些人,也对北洋政府极为不满。
至于北洋政府的那些人自己?恐怕就连袁世凯自己,也没有想过自己才是辛亥革命当中功劳最大的那个人…
他自己都没想到过,更何况是别人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严绍还是记得袁世凯的功劳的,因此自然也不愿意袁世凯的后人过于凄惨…
而且严绍对袁克定的印象吗,多多少少还是有那么一丁点的好感的。
https://jiwufengbao.com/book/71689/27706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