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朔):月球和太阳运行到同一侧,与太阳同升同落,完全不可见。
蛾眉月:月球与太阳夹角45度,地坪高度低于45度,日落后位于西边天空,是最佳欣赏新月抱旧月的时机。
通过肉眼观测,可以看到月球暗面微弱的反光(也就是所谓的旧月)。
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可以看到危海、丰富海全貌。克劳莫特、朗格林诺斯和佩塔维斯环形山都很值得细细观赏。
上弦月:在日落后就可以观测,此时角度最高,是观测月球西半球绝佳时机。
通过望远镜观测,明暗交界线从北向南,一系列的著名景观:靠北的亚里士多德、欧多克苏斯环形山非常抢眼,下面是澄海和波西当尼斯环形山,月球中部是静海。南半球有酒海和西奥菲勒斯环形山,靠近面是密密麻麻的撞击坑区域,最抢眼的是毛罗利科斯环形山。
盈凸月:相比上弦月而言,盈凸月的照亮面积更大,更圆。
太阳落山后,盈凸月挂在东边天空,角度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
通过望远镜观测,此时最漂亮的景观包括,阿尔卑斯山脉中的柏拉图环形山,雨海和阿基米德环形山,还有中部的哥白尼环形山和托勒密环形山,都非常适合观测。南半球的云海,最南边的第谷环形山和克拉维环形山也是南半球的地标景观。
再就是满月,也就是望月,即是林楠上个月假去观测的。
过了满月,观测条件开始好转。
月亮从圆月变成凸月,月球正面的照亮面积不断减少,所以叫做亏凸月。
月球北部澄海进入最佳观测窗口,波西当尼斯环形山在明暗交界线上。北半球高纬度的亚里士多德环形山和欧多克苏斯环形山,以及南半球的西奥菲勒斯环形山都是最佳观测目标。
下弦月:通过望远镜观测,明暗交界线从北向南,一系列的著名景观:
北半球的阿尔卑斯山脉里,柏拉图环形山光照角度最美。阿尔卑斯山和亚平宁山脉连成半圆,抱着雨海和阿基米德环形山。赤道附近是托勒密环形山、阿尔芬斯环形山和阿尔札赫环形山。南半球的克拉维环形山和第谷环形山沐浴在日落的阳光中。
最后就是残月:通过望远镜观测,阿里斯塔克环形山和蛇谷光照角度很美。此外,还有风暴洋东边的赫维留、格里马第环形山。南半球的梅森环形山和西卡尔德环形山非常立体。
总共八种月相。
而林楠也通过查资料了解到,这八种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在阴历的前半个月,月球在日落后就能很容易的看到。
这时最佳的观测时机是从傍晚到午夜。
这半月里月亮会从新朔月到盈凸月,再到满月。
也就是说月亮会从弯月逐渐变饱满,直到变圆。
而在后半个月,月亮就开始从圆到弯,也就是满月到残月。
而这时的最佳的观测时机就变到了日出之前。
也就是深夜到日出的这段时间。
周而复始,阴晴圆缺。
林楠也是现在才知道,仅仅一个月亮就蕴含着这么多有趣的知识。
以前他只知道每个月月中时月亮最圆,现在他彻底了解了月亮的整个变化和月亮上的地形地貌。
林楠真正感受到了月亮之美和天文的魅力。
同时,他也知道了最适合天文观月的时候是上弦月或者下弦月,而非肉眼看上去很美好的满月。
只是,月假已过,而天文望远镜一整套设备又不好携带,林楠不可能把它全都带到学校来,进行实践。
不过,暑期将至,林楠也不是很着急。
于是他便把便于携带的天文望远镜带到了学校,每个晚上会跑到教学楼顶楼的天台上去夜观星象。
而通往天台的钥匙,林楠也顺利的在“老郑”那儿拿到。
郑则民没想到,林楠这小子居然放着篮球不打,去搞的东西是天文。
不过,他在电脑上查询了一下林楠的成绩,发现几次月考理科几乎全是满分,便沉默了。
真是个怪胎……
好在当郑则民看到林楠的英语格都没有及,瞬间就释然了。
不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英语好,而是郑则民明白,没有人可以是全才。
与其取长补短,倒不如扬长避短。
而师说网的越发普及,更让郑则民预感到,未来的社会会更加需要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而不是全方面发展却无一精通的人。
就这样,林楠每晚下晚自习后,独自一人拿着天文望远镜上天台观星半小时,然后再回寝室睡觉。
一天又一天,林楠认识的恒星数量和星座数量越来越多。
直到暑假的前一天。
林楠忍不住想对思東炫耀一下。
那是一个晚自习,当时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在玩着手机,因为明天放假,大家都没了看书的心思。
林楠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便悄悄的问坐在他旁边的思東:“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月亮吗?”
按照林楠的预想,一般人肯定都会奇怪月亮还有很多种吗?
思東也应该不例外。
到时他就可以在她面前显露自己的天文知识。
结果,思東看了一眼窗外的月亮,就回答道:“是上弦月。”
可能是因为到了自己熟悉的领域,思東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大了不少。
但林楠此刻却没有发现这个小细节,因为他居然听到了“上弦月”这个正确答案!
不过林楠很快又想到,思東经常看书,偶尔看到了关于月亮的描述,也不奇怪。
于是林楠继续问道:“那你知道用天文望远镜看上弦月能看到什么吗?”
这一次,思東没有看窗外。
在林楠问题问出的瞬间,她就不假思索地答道:“可以看到靠北的亚里士多德、欧多克苏斯环形山、下面的澄海和波西当尼斯环形山,中部的静海、南半球的酒海和西奥菲勒斯环形山,靠近面的撞击坑区域,还有毛罗利科斯环形山。”
https://jiwufengbao.com/book/9374/2335649.html